艺术家Artist


寿盛楠

1993
出生于杭州市萧山
2015
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综合艺术系
2012
天津市夏季达沃斯论坛作品展
2012 天津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艺术节一等奖
2013 获天津美术学院一等奖学金
2013年至2014 赴法国土伦美术学院进行为期一年的交流项目
2014 北京世贸天阶中法建交周年,中法红酒文化wine note art艺术展
2014 天津青年国际交流中心C'est la vie 展览
2015 heartpanda 彩绘大熊猫作品世界巡回展
2015 袁松、寿盛楠草图展 天津美术学院
2015 获蔡锦奖学金
2015 蔡锦奖学金颁奖仪式暨创作研讨会——部分获奖学生对话高名潞教授
2015艺言艺行天津美术学院优秀毕业生作品展
2015基层劳动考拉空间 天津
2015年“城中鲜城” 考拉空间 天津
2015年“1.8km 72hours” 考拉空间 天津


《烛》尺寸可变 蜡、油画颜料、 报纸装置
作品介绍
我们每天都在接触各种各样的媒体,电视,上网,看手机,上街也都是广告,你会感受到媒体信息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一睁眼就是手机,像是待手机物理充电之后,给自己也进行一次充电。新闻等信息在现代烦躁快速的时代中显示出快餐文化一样的势头,媒体的图像就是一次性消费的现实,它们为了消费而肆意流淌,泛滥成灾,它们就徒然流经,依靠复数和哗众取宠来强调自身存在,它们不觉冷暖,让人不知道有什么可以真正凝固于心。
这也是一种记忆,蜡烛,它经常会用在纪念,祭奠,记忆这些有关的时候,它们随时间削减,在燃烧的时候也是一种生产,它会留下关于记忆的一些再创造的一些痕迹,那么下一步就会问你了,什么记忆?是什么记忆值得我们来纪念它,值得我们把它转换成一种新的迹象?你就要回到一种你个人的历史中,回到我们民族的,我们这个人类的历史中去寻找,那些记忆?特别是离我们近的那种记忆,这个东西是痛的,产生苦难的东西,一定是。这里也有一个话语的问题,不是那个主流话语宣传的那些东西,它一定是被历史,被有些话语遮蔽了的东西,你要让那些真相,让那些东西现身,那些东西呢,它不会自动重现,所以艺术去唤醒它,艺术在这个时候会有这样的一个作用,去唤醒那些历史的真实,它似乎不是那么纯粹。我希望通过这种仪式来凝固住这些关于一些记忆的再创造的痕迹。我摘取的是世界十大权威性的报纸之中关于恐怖、暴力、战争、苦难、灾祸等信息内容,我发觉转印报纸这个事情很有意思,图片与文字在经过反转之后,虽然图片信息差不多,但是文字信息的获取就需要进一步辨识,至少阅读的时候必须在脑子里反转置换,这里就形成了一轮别样的环节,它让你一下子读不出来,因为都是反的,这也是历史与这一类权威性报刊之间的话语隔阂,让你去思考体会其中的味道。


《钢琴桌》  60×40×75cm、130×40×55cm 两张课桌、修正液、感应装置  交互装置
作品介绍
钢琴桌的灵感,最初源自于无聊这个空洞的主题,我无聊时候指尖的动作,单纯自由得就像一首无忧的钢琴曲,我想将这一架指尖的钢琴绘出来,于是就像童年时一样,在桌子上用修正液将它画了出来。 一张桌子,一段故事,那年那天那时下了课,她说她想弹琴,但音乐教室锁了门,我从窗口爬进了教室,垫着它。她谈起了琴,琴在一旁听,我在一旁听,风在一旁听,课桌在窗口听。一个符号,多种解读,每个上过学的人对此都会有段旁白要讲,桌面上的痕迹是它历史的见证,这两张桌子里,一张被工人随意搬走,爬高时踩过;一张运自云南的山区学校,一个没有钢琴的地方。


《梦录》75cm×55cm×105cm   枕头、移动硬盘、展示柜台  装置
作品介绍
一只枕头,一只移动硬盘,简简单单,白白净净,硬盘里面储存着我每天睡觉时录的音,内存大概已经有200G左右。那便是我去向另一处世界的通行证,上面写着“Passport”;那里面会有我说的梦话和私语,它便是我往此处世界寄回的信;那里面存储着我8小时的平行生命,我便存有32小时每一天的时间;那里边是一堆数据,一旦破坏就片刻无存,不管它记录过多久的呼吸;它记录着无形,那里是我生活的部分,平凡而又平静;它跃出了艺术家的劳动范畴,却恰恰也是艺术家的劳动创作。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