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长勇
1974年生于山东济南
1997年 山东艺术学院美术系雕塑专业,获学士学位
2010年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获硕士学位
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参展
2014年 2014第二届中国国际装置艺术学术论坛暨国际装置艺术展
2013年 《2013艺术北京博览会》,北京
2012年 《打开天空——国际当代艺术展》,重庆
2012年 《风向——中国当代艺青年术家作品展》,莫斯科
2012年 《雕塑中国——中央美术学院创作回顾展》中央美术学院雕塑艺术创作研究所,北京
2012年 《2012中国国际青年艺术周—艺术展》,北京
2012年 《启—中国雕塑学会青年推介计划》,今日美术馆,北京
2011年 《拟像的碎片——中国当代艺术展》,深圳美术馆,深圳
2011年 《龙生九子——隋建国师生展》,北京
2010年 《中国雕塑学会沙龙青年推介计划展——构》,北京
2010年 《雕塑的形状》对话系列展,北京
2010年 《创意点亮北京》国际灯光作品秀,北京

《在虚空中》LED及多种媒介 100cm×100cm×60cm 2011
作品使用LED灯光技术,制作了一个直径1米的巨型钻石结构。这个结构与真正的高精度切割钻石一样,拥有57个切削面。每个切削面按照钻石实际折射率所产生的光线发散方式,投射各自不同但又整体统一的动态闪烁画面。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晶莹剔透、闪烁着火彩的巨型钻石的效果。通过实时拍摄,作品能够折射展览现场的环境,可以使观众的影像以折射的方式,不规则的呈现在钻石的表面。
视频具有平面和时间的维度,钻石的多面组合方式具有空间的三维性。这件作品突破传统雕塑的制作和表现方式,使雕塑具有了更多、更广阔的维度和意义。
《姜戈》影像 3d打印 雕塑 2014
作者在电脑中利用三维软件设置好一团带有强烈粘稠性质的胶状物,这团物质的尺寸与作者原地活动所能达到的最大物理空间相仿,它自身具有重力、弹性、粘度等性质。只要在虚拟空间中给与它外力,它就会随之产生相应的变化,最后会产生一种不可预知的、变化莫测的造型。
作者选取日常生活中能在瞬间触动自己的几件事情、几个瞬间,把这个短暂时间段的动作模拟或者捕捉到电脑中。让这些动作与作者利用软件制作好的人体模型发生联动。动作在内部作用于带有粘稠效果的胶状物上。当动作结束时,一个奇特的不可预知的雕塑造型就被塑造出来了。连贯动作的每一帧都会对最终结果产生必然作用,但所呈现的结果却是充满了偶然性。
这件作品作者力求探讨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之间的互通融合,突破传统雕塑制作方法与表现形式的藩篱,使作品在空间和时间的维度上表现的更加充分和直观。与此同时,作品中所流露出来的情感与现实社会有密切联系。现实社会方方面面所呈现出来的胶着状态,是作者制作虚拟胶状物的来源。尽管这种胶着状态是看不到的,但它是真实存在的,时刻在你周围包裹着的,每个人一举一动都会和它产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者所选取的几个能在瞬间触动自己的动态时间段,把这触动过程利用数字手段呈现出来,就是对这种感知力场的塑造。
周敦颐所说“动直之心”,有些事情在第一时间打动你的感受往往是最真实的情感流露。这也正是作者选取这几个动作的原因。

《四十万公里》
周长勇的作品推荐
2010年,周长勇的研究生毕业创作,运用了他所擅长的电脑3D技术,制作出了可能是世界上第一个拥有真实三维空间的LED灯光组成的人像。
他找到专门制作LED灯光的厂家,将LED发光灯泡排列在一根长250厘米的绝缘材料的灯带上,然后用334根这样的灯带组成一个高250厘米、长宽各为120厘米的长方体灯光矩阵。周长勇在电脑里完成了一个3D的由灯光组成的人物全身像。当他把这个编制好的文件输入LED灯矩阵接收器后,一旦启动,这个人物形象就在这个250x120x120厘米的灯光矩阵里不停顿地行走了起来。尽管这个高大的人物形象永远也走不出这个灯光矩阵,但他却永不停息地走着。以他每步迈出1米计算,这种不停地行走,直到所有的LED灯寿命完结,他可以行走40万公里。
今年,周长勇再次使用LED灯光,制作了一个直径1米的巨型钻石结构。这个结构与真正的高精度切割钻石一样,拥有57个切削面,每个面都是一个大于三个角的LED灯光平面。周长勇再次用电脑制作了一个3D图像文件,在这个图像里,这颗拥有57个面的钻石,一旦被投上光线,就会闪烁出与真正的钻石一样的五彩光芒,57个面晶莹剔透地相互映射。在这件作品的实际展示中,会有一架摄像机,将展览现场的全景拍摄后,经过特殊的软件压缩,注入LED灯接受器中,于是,在这个巨大的灯光钻石的57个面中,将会准确地映射出现场的光色变幻。这件作品的原理其实就是将图像投射到钻石平面展开的57个面中,但这57个面在空间中结构组合起来后,却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立体光色造型。
周长勇坚持在立体造型、LED灯光,以及3D影像之间寻找结合点,利用新媒体探索雕塑空间与运动影像相结合的可能性,已经深入到了一种相当深入的层面。他的探索,与他的雕塑家出身以及电脑新媒体高手的背景是分不开的。
隋建国 2011-8-2